去年冬天在Steam闲逛时,"国产横版动作+meta元素"的标签让我对《ICEY》产生了兴趣。作为从没接触过这类游戏的手残党,我握着39块买来的游戏,开始了这场充满惊喜与抓狂的奇妙旅程。

初见艾希:被旁白耍得团团转
开场动画里银发少女从培养舱苏醒的瞬间,我下意识按了暂停——中文配音的男声旁白突然冒出来:"别发呆!快往前走!"吓得我差点摔了手柄。这个爱吐槽的旁白君,就此成了我游戏过程中最熟悉的"损友"。
- 第一次走到分岔路时,旁白强调"必须向右走"
- 我叛逆地选择左边,结果掉进深渊
- 复活后听见:"早说让你听我的"
被游戏调教的第一课
在连续三次被地图边缘的尖刺送回存档点后,我终于学会用冲刺+跳跃的组合技跨越障碍。当艾希的机械刃划过第一个机械守卫的脖颈,爆出的金色粒子特效让我真实地抖了抖腿——这可比手机上的搓玻璃爽快多了。
核心玩法:当横版格斗遇上哲学考试
游戏中期来到"塔"的场景时,我彻底懵了。原本以为只是砍怪升级的流程,突然开始追问"你为何要追寻犹大?"。这时候才意识到,那些藏在墙缝里的终端机文档,原来都是重要的剧情拼图。
| 对比维度 | 《ICEY》 | 《Hades》 |
| 战斗节奏 | 强调连招衔接 | 侧重随机组合 |
| 叙事方式 | 打破第四面墙 | 碎片化收集 |
| 死亡惩罚 | 即时存档点 | 重开整局 |
菜鸟的顿悟时刻
卡在第六关的巨像Boss三天后,偶然发现长按攻击键的蓄力斩能破防。当那个折磨我12小时的铁疙瘩轰然倒地时,手心汗湿得差点握不住手柄——原来这游戏不是无脑砍杀,每个敌人都藏着应对策略。
隐藏关卡:与开发者的捉迷藏
通关主线后,我在论坛发现大家都在讨论"真结局"。重新审视那些曾经忽略的细节:
- 地图边缘若隐若现的箭头
- 特定场景突然卡顿的bug
- 击杀顺序改变时的台词变化
最震撼的是在虚假通关画面出现时,连续点击ESC键20次激活的隐藏通道。当作艾希穿过满是代码流的空间,看到开发者留言墙的瞬间,突然理解了什么叫"游戏第九艺术"。
Boss战回忆录
永远记得第一次遇见"屠夫"的场景。这个举着电锯的癫狂厨师,攻击前摇毫无规律可言。在他把我第27次切成生鱼片后,终于摸清二段跳躲避下劈+闪避绕背输出的套路。胜利时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,堪比跑完八百米体测。
那些年交过的学费
- 在浮空平台摔死58次
- 误触自爆按钮炸毁存档点
- 对着假结局字幕发愣半小时
现在看到Steam成就栏里"超越真相"的金色图标,依然会想起那个为找全线索翻遍每个像素的周末。窗外的雪落在发热的电脑主机上,融化成一滩小小的水渍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