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帮朋友准备戏曲社团演出,跟着老艺人学了点脸谱基本功。今儿就把这些门道整理出来,让新手也能快速上手。
工具包先备齐
- 必需品:戏曲专用油彩(红黄蓝白黑五色)、平头笔(大中小三支)、勾线笔、卸妆油
- 加分项:定妆粉、细头棉签、带镜子的折叠画架(站着画更方便)
老戏迷私房技巧
油彩太稠?蘸点茶水调开。画歪了别慌,用棉签沾卸妆油慢慢修,比直接擦更省事。
四步上手法
- 清水打湿面部(别用毛巾擦干)
- 大号笔铺底色,从额头往下巴方向刷
- 中号笔勾轮廓,手腕要悬空
- 小号笔点细节,呼吸都憋着
流派 | 线条特征 | 颜色偏好 |
京派 | 棱角分明 | 正红配墨黑 |
昆派 | 弧线为主 | 青金打底 |
颜色暗语要记牢
- 红脸:关公那种忠勇款
- 白脸:曹操式的心机派
- 金银脸:神仙妖怪专属
常见翻车现场
新手最容易把油彩调太稀,结果流得满脸都是。记得每次挤黄豆大小,不够再加。画张飞脸谱那次,我把眉毛画成倒八字,活脱脱成了愤怒的小鸟。
失误类型 | 补救方案 |
线条发虚 | 等半小时后补第二遍色 |
颜色混染 | 用牙签刮出分界线 |
卸妆冷知识
别用洗面奶硬搓!先拿卸妆油敷三分钟,从下巴往上打圈揉。那次偷懒没卸干净,第二天额头上顶着个月牙去上班,同事都问我是不是包公转世。
流派特色速览
陕西秦腔爱用铁灰色打底,河北梆子流行三色渐变。有回去苏州听评弹,发现他们连旦角都带点浅色脸谱,跟北方的路子完全不一样。
参考过《中国戏曲脸谱艺术》里的老谱子,发现民国时期的图案比现在复杂得多。现在简化了不少细节,倒是更适合我们这些手残党。
练手建议从关羽的红整脸开始,这种只画三道纹的款式容错率高。等找到手感了,再挑战曹操那种需要勾十几道细纹的白脸。
上次在公园看见大爷用水彩笔画脸谱,其实油彩和普通颜料区别挺大。专业油彩能撑住四个钟头不脱妆,普通颜料出汗就花,这个钱真不能省。
画脸谱这事儿急不得,多练几次手腕就稳了。对了,记得画之前别吃太饱,不然对着镜子折腾俩小时,保准犯恶心。工具收进铁皮盒里,免得被家里小孩当玩具翻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