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东家的经营手记
正月初八的晨雾还没散尽,我揣着账房刚理好的地契册子,站在老宅门前的青石阶上。二十年前接手时,这里不过是个养着两头黄牛、五户佃农的破落庄子,如今望着远处连片的麦浪,倒真应了祖父临终那句话:"地是会生崽的"。

一、起家:三间瓦房五张犁
那年开春,我把祖传的玉带当了三十两银子,在城南置下二十亩旱地。记得第一茬种的是黍子,秋收时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:
| 支出项 | 收入项 | 
| 种子:2两 | 黍米:15石 | 
| 短工:1两5钱 | 秸秆:3车 | 
老账房张叔说得实在:"东家,这买卖要成,得学《齐民要术》里说的'顺天时,量地利'。"果然第二年改种耐旱的高粱,收成翻了一番。
二、发家诀:田要连片人连心
等到手里攒下百十亩地,我发现三个门道:
- 田要成块:零散地块换整,光是省下的田埂就能多种三垄庄稼
- 人要成伙:把佃户编成"甲",选个老把式当甲长
- 账要成册:红蓝两色墨,收支分开记
那年收麦,二甲的王老汉带着三个儿子主动帮忙抢收,我后来才知道,是他家媳妇难产时,我让管家连夜请的接生婆。
三、治家经:四梁八柱撑门庭
庄园过五百亩时,家里养的人多了,规矩就得立起来:
- 四梁:账房、库房、田房、人房
- 八柱: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、婚丧、修缮、纳粮、祭祀
去年腊月,新来的小厮偷拿库房灯油,按规矩该打十板子。我看他冻得发紫的脚脖子,改成罚扫半月马厩。开春时,这孩子拾到佃户丢的钱袋子,原封不动交到了账房。
四、传家道:地契不如人心契
今年清明祭祖,我在祠堂添了块新匾:"耕读传家"。后院的私塾里,五个佃户家的娃娃正跟着先生念《千字文》。前日巡视田庄,看见他们蹲在地头,用树枝在土上写"黍稷重穋",惊起一群啄食的麻雀。
管家说城西有片林地在典卖,我摸着腰间重新赎回来的玉带,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晨雾弥漫的早晨。账房捧着新制的田册候在门外,檐角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。





 
  
  
  
 